西安附一兒童醫院【官網】
多動癥兒童走路正常嗎,多動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在走路姿態和動作協調性方面可能表現出與同齡兒童不同的特點,但并非所有多動癥兒童都會出現走路異常,具體表現因人而異。以下從多動癥核心癥狀與運動功能的關系、可能出現的走路相關表現、需排除的其他因素三個方面展開說明:
一、多動癥核心癥狀與運動功能的關系
多動癥的核心癥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行為,這些癥狀可能間接影響兒童的運動協調性和走路表現:
注意力不集中:兒童在走路時可能因分心(如觀察周圍環境、思考其他事情)而忽略步伐的穩定性,導致走路時容易磕碰、踩空或偏離方向。
多動與沖動:兒童可能因無法抑制身體動作而出現走路時搖晃、蹦跳、突然加速或改變方向等行為,給人“不穩重”或“急躁”的印象。
動作協調性:部分多動癥兒童可能存在感覺統合失調(即大腦對身體各部位信息的整合能力較弱),導致走路時平衡感較差、動作笨拙或容易摔倒。
二、多動癥兒童可能出現的走路相關表現
姿勢與步態異常
走路時身體前傾或后仰,重心不穩。
步伐大小不一,節奏不規律,可能忽快忽慢。
擺臂動作不協調,或過度用力擺動。
沖動性行為
走路時突然跑跳、沖刺或急轉彎,缺乏安全意識。
在人群中容易推擠、碰撞他人,或因急于到達目的地而忽略周圍環境。
注意力分散導致的失誤
走路時低頭看手機、玩具或地面,忽略前方障礙物。
因分心而踩空臺階、絆倒或撞到固定物體。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走路時容易疲勞,或頻繁要求抱持。
對鞋襪、衣物等觸覺刺激敏感,可能因不適而頻繁調整步伐。
在不平整路面(如沙地、草地)上行走時困難明顯。
三、需排除的其他因素
多動癥兒童的走路異常可能與其他問題共存或被誤判,需結合具體情況分析:
發育性協調障礙(DCD):這是一種獨立的神經發育障礙,表現為運動協調性顯著低于同齡人,但不一定伴隨多動癥的核心癥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若兒童僅走路笨拙而無其他多動癥表現,需考慮DCD的可能。
肌肉骨骼問題:如扁平足、脊柱側彎或關節松弛等,可能直接影響走路姿勢和穩定性,需通過專業檢查排除。
環境與情緒因素:兒童在疲勞、焦慮或興奮時可能暫時出現走路不穩,但這種情況通常短暫且情境依賴,與多動癥的持續性表現不同。
四、家長觀察與干預建議
觀察細節:記錄兒童走路時的具體表現(如頻率、場景、是否伴隨其他癥狀),并與同齡兒童對比。
專業評估:若懷疑多動癥或運動協調問題,可尋求兒童心理科或發育行為兒科醫生的幫助,通過標準化評估工具(如Conners量表、運動協調性測試)進行診斷。
綜合干預:
行為管理:通過規則訓練、注意力練習(如拼圖、搭積木)改善分心問題。
運動訓練:參與感統訓練、平衡游戲(如走平衡木、跳繩)提升協調性。
家庭支持:保持耐心,避免因走路問題批評兒童,鼓勵其參與戶外活動以增強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動癥、抽動癥、自閉癥、語言發育遲緩、小兒癲癇、矮...

擅長:對兒科常見病、急危重癥及一些疑難病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皮膚...

擅長:自閉癥、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滯(智力低下)、語言發育遲緩、語言障礙、多動癥...